跳至内容

电商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解读!

最近电商行业的财税政策又有新调整了,不少卖家朋友都在问:"现在到底该怎么报税?会不会更麻烦了?"别急,今天咱们就从多个方面把新规捋清楚,帮你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适用主体

根据最新政策,应当报送涉税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包括运营以下互联网平台的企业:

1.网络商品销售平台

包括淘、多、东等综合电商平台,以及唯、盒等垂直电商平台等

2.网络直播平台

包括某抖直播、某手直播等娱乐类,某牙、某鱼等游戏类等

3.网络货运平台

包括某拉拉、某狗打车等

4.聚合服务平台

包括某团(整合餐饮/酒店等)、某德地图(聚合打车)等

5.其他互联网平台企业

包括灵活用工平台、专业服务类平台、小程序/快应用生态、其他营利性服务平台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报送内容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向税务机关报送的信息主要包括:

01 平台自身基本信息

①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信息

②许可证信息、平台业务类型等

02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

①有执照: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信息;店铺(用户)名称、店铺(用户)唯一标识码等

②无执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店铺(用户)名称、店铺(用户)唯一标识码等

划重点:境外互联网平台内境外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无需报送

03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收入信息

①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包括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收入净额等

②从事其他网络交易活动取得的收入

③交易(订单)数量

划重点:对平台内从业人员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收入信息可不报送,但其同时从事其他网络交易活动的,对其他网络交易活动的收入信息应当报送

04 网络主播及合作方的涉税信息

网络主播以及合作方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

三、报送时间

01 平台自身基本信息

①自从事互联网经营业务之日起30日报送

②基本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30日内报送

③已经从事互联网经营业务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于2025年7月1日至30日期间报送

02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

①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上季度收入数据

划重点:首次报送时间:2025年10月1日-31日,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报送

四、相关税种

01 增值税

①视同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季度≤30万元)免征增值税,超出部分按1%(现行优惠税率)缴纳

划重点:从业人员连续12个月自互联网平台企业取得服务收入累计超过500万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引导其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由其自行申报缴纳增值税

02 个人所得税

从业人员自互联网平台企业取得劳务报酬所得,按以下公式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收入-累计费用-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费用,按累计收入乘以20%计算;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互联网平台企业连续取得劳务报酬的月份数计算

03 企业所得税

①互联网平台企业已为从业人员同时办理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代办申报,且已完成税费缴纳的,可凭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互联网平台企业代办申报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完税凭证作为扣除凭证,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向从业人员支付的劳务报酬

五、注意事项

①合规留存交易数据:电商经营者需妥善保存交易记录、发票、支付凭证等至少5年,以备税务稽查

②警惕“刷单”风险:虚假交易可能被认定为逃税,面临补税+罚款

③及时更新税务信息:如经营范围发生变化等,需及时办理工商变更


电商行业税收监管日益严格,合规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都应充分了解新规要求,按时完成税务申报,避免因不合规操作带来法律风险

老板们忙赚钱,可以交给专业的我们 —— 小财喵财税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

整理编辑:小财喵财税 | 专注深圳、广州企业注册、记账报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最新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为准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一文看懂“海南封关,税收政策”